服务热线:
0898-0898089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
手机:13876453333
今年的上海咖啡周刚刚落幕,虽经疫情,但咖啡周组委会发布的数字表明,咖啡馆数量又比去年增加了近20%,上海这座城市对咖啡的热情可见一斑。而咖啡对于上海来说,又并不仅仅局限在饮品,热爱咖啡和热爱上海的人们,运用各种形式,使得咖啡承载了更多的文化、情感和使命。
当记者敲开永康路熊爪咖啡那只“熊爪”旁边灰色的门,见到创始人天天的一刹那,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家咖啡馆会用一个如此卡通的方式来售卖咖啡:长长的头发,戴一顶窄边草帽,很有艺术家的“腔调”。这样的一副皮囊,不要说想出用熊爪传递咖啡,有再多的奇思妙想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。
熊爪的故事从一位聋哑人开始。从北京来到上海,天天接触了很多慈善机构,参加了很多慈善活动。在上海市残联的帮助下,天天组织了一次残疾人咖啡师招聘会,一位名叫陈莹莹的聋哑女孩提早半小时来到现场。面试中天天得知,莹莹曾获得过2019年全国咖啡比赛冠军,却二十多次求职被拒,职业的前景一片茫然。
天天说,当时他心里很不舒服,他觉得在上海这样一个包容的城市,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状况啊。不乏冒险精神的他做了一个决定:自己开咖啡馆。他说,我们有冠军咖啡师,还怕做不好一杯咖啡吗?就这样,他开设了第一家全部招收聋哑人员工的咖啡馆。
记者问天天,开这样的咖啡馆难在哪里?他不假思索地说:心魔。招收来的残疾人员工,因为身体的残疾,绝大多数心理很脆弱,不敢面对客人。为此,这家咖啡馆就建了一堵墙,墙上开一个洞,莹莹在里面做咖啡,另一位员工穿一个熊爪递出去,让聋哑人员工可以暂时不用直接面对顾客。
全新的销售方式,引来了很多爱新鲜、爱热闹的人。后来,有邻居讲里面是残疾人,消息泄露出去,熊爪咖啡一下大火。
天天告诉记者,为了治疗他们的心魔,他特意在熊爪上方安装了摄像头,消费者的每一个微笑,顾客和熊爪的每一次握手,聋哑员工都可以在室内的屏幕上看到,看到那么多人喜欢自己,那么多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,残疾人的自卑感一点点消退。在天气适宜的时候,天天还会“强迫”扮演熊爪的员工轮流站在门外,跟顾客面对面打招呼。
这以后,天天又开了好几家店,招收的员工,绝大部分是上海市残联推荐的聋哑人。
以前,很多精品咖啡店对员工和客人的互动要求很高,聋哑人咖啡师并不受欢迎。熊爪咖啡的崛起,让聋哑人咖啡师成为了行业热门,隔壁的咖啡馆第一时间高薪聘请了聋哑咖啡师。渐渐地,对聋哑咖啡师的认识逐渐改变,聘用聋哑咖啡师也成了一种时尚,有时,职业稳定性更强的聋哑咖啡师比健全人咖啡师更受欢迎。
在开了七八家门店后,天天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梦想,聋哑人逐渐成为咖啡行业中和健全人平等的从业者。
想象力丰富的天天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残疾群体中。他有位朋友的母亲在一所盲童学校工作,他有了接触盲人的机会。他了解到,中国有1500万的视障人群,其中800万是盲人,这些盲人中大概只有9%有工作,剩下的700多万盲人都呆在家里,而盲人从事的职业,绝大部分是按摩,按摩成了大多数盲人的职业宿命。天天接触的盲人中,不少人很不喜欢这个职业,宁可呆在家里也不去按摩店。天天突发奇想,能不能把盲人也吸引到咖啡行业来呢?
与眼睛健康的聋哑人不同,盲人是通过触摸来感知世界的,当咖啡师,有没有烫伤、碰伤的风险?如何把握咖啡的色香味?或者,眼睛看不见的他们如何在咖啡上拉出花来?
天天和他的同事们自己设计盲人专用的空间定位系统,他们在总部办公室用泡沫砖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咖啡室,请生产厂家定制设备,将所有的开关按钮全部改成可触摸的图案式,然后,用黑布蒙上自己的眼睛,在这个小小的咖啡制作间摸索、修改。
按照实际使用的需求,这个空间首先需要定位,盲人进入,第一时间就知道自己处在哪个位置,面朝哪个方向,需要的东西在哪里,同时,逃生门在哪里。整整40多天的摸索,天天终于能蒙着眼睛熟练地制作出咖啡了。他请来了盲人天保,让他根据盲人的使用习惯修改这个咖啡制作间,然后花了4个月对天保进行培训,天保成为了上海也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盲人咖啡师。就在记者采访前不久,天天在浦东开出了第一家盲人咖啡馆,而天保现在成了盲人咖啡培训师。
盲人咖啡馆开张的第一天,一位盲人女孩在咖啡店门前站了很久,她问天天:我能不能成为一名咖啡师?天天说,你明天来试试吧,女孩大喜过望。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,现在,这位女孩已经可以独立掌管这家店了。
在所有参与者的努力下,现在,盲人咖啡师的培训也日渐成熟,从四个月缩短到两个月,又缩短到一个星期。不久前,他们做压力测试,连续制作100杯咖啡,每杯咖啡耗时1分41秒,速度领先很多大型连锁咖啡店。
天天说,他招收员工的标准,是比谁贫困、生活条件差。让这些曾经被生活抛弃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。在他的眼中,没有人是不健全的,只要有健全的心理,他们就是和你我一样的健全人。
在很多人的认知中,残疾人是需要照顾的,但天天不这么认为。今年上海疫情期间,天天要求所有公司员工都要注册志愿者,在自己的社区为邻居们服务。他们甚至还捐了10万元,5万用于购买食品捐赠给独居老人,5万买了小蓝防护服捐给社工。天天说咖啡制作,当人只能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,你会觉得自己很弱小,当你能帮助别人、为别人捐款,你才会觉得自己的强大,才会有自信。
在这家咖啡公司,所有的人都根据自己的岗位来做工作,不分残疾人和健全人,没有给残疾员工的特别照顾。天天说,对残疾人一视同仁,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。现在,培训新员工的咖啡培训师、巡店的门店管理人员,甚至专职和方方面面打交道的战略拓展、原材料采购等等,大部分岗位上都是残疾人。天天告诉记者,他们在努力做的一件事,是让尽量多的残疾人走上管理岗位,甚至是公司高管。最初的时候,为了帮助聋哑人适应社交需求,还为他们设了助理。
记者很好奇,聋哑人做这些需要社交能力的岗位,面对面交流可以打手语,甚至笔谈,但需要打电话的时候怎么解决呢?
记者拨通了天天的电话,天天在手机上打了几个字,耳机里就传来了机器人的问候声,而记者说的,在天天的手机屏幕上变成了文字,聋哑人与听力正常的人很神奇地实现了电话直通。
记者惊讶于天天那些无穷无尽、天马行空的的奇思妙想,天天说,比起那些盲人兄弟的努力,那真算不得什么。很多盲人兄弟上下班来回3个小时,只为了那份咖啡师的工作,上个星期,三位盲人一周卖出去500多杯咖啡。
为了更好地提升这些特殊人群的自信心,天天为所有合作的残疾人咖啡师设计了股份架构,虽然股份并不多,但对于这些残疾人来说,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店,他们也和健全人一样可以面对社会,可以成功。
现在,最初的员工绝大多数都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,他们不再害怕与人交流,更多的时候,他们把自己看成一个普通人,融入普通人的生活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聋哑人店尝试开放式,让更多克服了社恐的聋哑人咖啡师直接面对消费者,成为普通人中的一员。
天天有个认识了两年多的朋友,一位独臂残奥会冠军,这位选手最近来到上海和天天聊了很久。天天决定从他开始,开设适合肢残人的咖啡店,这位选手曾经是08年奥运会火炬手,天天说第一家店就叫火炬店,除了纪念08年他作为奥运火炬手的高光时刻,更多的,是希望通过他的示范,让更多的企业来模仿,来聘请残疾人去工作,帮助残疾人创业、就业。他的理想是,未来,在所有人的眼中,不再有残疾人,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够和健全人一样工作,一样生活。